钢琴即兴伴奏PPT课件(完整版·共378页)

出处:老师板报网 时间:2023-04-19

钢琴即兴伴奏PPT课件(完整版·共378页)1

钢琴即兴伴奏PPT课件(完整版·共378页)2

钢琴即兴伴奏PPT课件(完整版·共378页)3

钢琴即兴伴奏PPT课件(完整版·共378页)4

钢琴即兴伴奏PPT课件(完整版·共378页)5

钢琴即兴伴奏PPT课件(完整版·共378页)6

钢琴即兴伴奏PPT课件(完整版·共378页)7

钢琴即兴伴奏PPT课件(完整版·共378页)8

钢琴即兴伴奏PPT课件(完整版·共378页)9

钢琴即兴伴奏PPT课件(完整版·共378页)10

《钢琴即兴伴奏PPT课件(完整版·共378页)》是由用户上传到老师板报网,本为文库资料,大小为23.87 MB,总共有378页,格式为pptx。授权方式为VIP用户下载,成为老师板报网VIP用户马上下载此课件。文件完整,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 文库资料
  • 378页
  • 23.87 MB
  • VIP模板
  • pptx
  • 数字产品不支持退货
以C自然大调为例,在调式的每一级音上构建一个三和弦(见谱例)。第一节大调正三和弦与属七和弦一、正三和弦的基本和声语汇从谱例中可以看出,在C大调的7个音级上构成的和弦中只有I级、IV级、V级3个和弦是大三和弦。ii级、iii级、vi级和弦是小三和弦,vii级和弦是减三和弦。大调正三和弦最常用的基本和声语汇如下。这是正三和弦的3种基本组合。正格进行T—D—T(I—V—I)变格进行T—S—T(I—IV—I)完全进行T—S—D—T(I—IV—V—I)知识点大调正三和弦与属七和弦谱例1-3为C大调正三和弦3种不同和弦位置的键盘和声连接,分别从主和弦的原位、第一转位和第二转位开始,构成3种不同的和弦连接方式。二、正三和弦的键盘和声连接(一)双手和弦形式的键盘和声连接从谱例1-4中可以发现,虽然右手的和弦连接有3种不同位置的转换,但3种位置的和弦连接,其左手和弦根音的连接始终保持不变。(二)右手和弦、左手根音形式的键盘和声连接在属和弦的上方叠加一个小三度音程,即构成了属七和弦。它是自然音和声体系中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七和弦。三、正三和弦与属七和弦的键盘和声连接为歌曲进行和声编配,通常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根据小节中的多数音来选择和弦。观察小节中的旋律音、多数音所属的和弦,即为此小节所配置的和弦。第二节大调歌曲的和声编配又如以下这首挪威民歌《保尔的母鸡》(见谱例1-7),观察歌曲的旋律与所编配和弦之间的关系。(2)当独立的一个小节有不止一种可能时,要前后联系起来考虑,听辨音响效果,并根据和声进行的规律选择一个适当的和弦。(3)在歌曲的关键部位选择适当的和弦。经过音第三节和弦外音的处理一、和弦外音的种类辅助音换音先现音延留音倚音010305020406(1)经过音。经过音是指在两个不同音高的和弦音之间,以级进形式出现的外音(见谱例1-11)。(一)弱拍外音(2)辅助音。辅助音是在两个相同的和弦音之间,以级进形式出现的上方二度或下方二度音(见谱例1-12)。(3)换音。换音是指在两个不同音高之间,以级进和跳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活动的外音。它可以先级进后跳进,也可以先跳进后级进(见谱例1-13)。(4)先现音。先现音是指后面一个和弦中的音提前出现在前一个和弦中。这种和弦外音一般出现在弱拍的弱位置上(见谱例1-14)。(1)延留音。延留音是指前一个和弦中的音延续到后一个和弦中,在强拍强位置上出现(见谱例1-15)。(二)强拍外音(2)倚音。倚音是指在强拍上出现并马上级进进行到和弦音的外音(见谱例1-16)。弱拍或弱位置上的外音一般时值较短,对旋律与整体和声结构影响不大,在旋律与和声的进行中不占主导地位。因此,以强拍上的音为和弦音来进行编配,弱拍或弱位置上的和弦外音不作处理。二、和弦外音的处理技法(一)弱拍外音的处理方法强拍或强位置上的和弦外音对和声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和声处理上一般会解决到和弦音,通常按照后面紧接的解决音来配置和弦。(二)强拍外音的处理方法第四节和声节奏节奏是音乐的重要元素。歌曲的旋律有它自身的节奏,和声进行也有节奏。有些歌曲和声节奏变化少、变化慢,有些歌曲和声节奏变化多、变化快。知识点和声节奏一、单拍子歌曲一般情况下,常见的单拍子歌曲如拍、拍,通常采用一个小节配一个和弦的和声节奏,且有时这一和弦可持续几个小节。但有时根据需要,可在一个小节内配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和弦。这就形成了和声节奏的变化。24—34—如《义勇军进行曲》,为了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节奏感与和声进行的推动力,拍歌曲也可采用一个小节编配两个和弦的处理方法。如谱例1-23中的4处,都为一个小节编配了两个不同的和弦。24—又如日本儿歌《红蜻蜓》,它是一首拍的歌曲。在第7小节结尾处,为增强结束感,可改变固有的一小节配置一个和弦的和声节奏,加用一个属七和弦来强调和声的终止进行(见谱例1-24)。34—歌曲《小鸭子》运用了每两小节变化一个和弦的和声节奏。但在第19小节采用一个小节编配两个和弦的方式加紧和声节奏,采用属七和弦进行到主和弦来结束歌曲(见谱例1-25)。二、复拍子歌曲拍、拍、拍等一些复合拍子的歌曲常常会一个小节配两个或两个以上和弦的和声节奏。拍可以看作由两个二拍组成,因而常常在第3拍上换和弦。拍可以看作由两个三拍组成,因此常常在第4拍上换和弦。这样的编配也较为符合节拍的重音规律(见谱例1-26、谱例1-27)。44—68—98—44—68—第五节和声终止式用法(一):半终止K—V,一般用于乐句的结尾。用法(二):完全终止I—IV—K—V7—I,一般用于乐段的结尾(见谱例1-30)。如歌曲《在顿河边流连》,第6小节根据此处的旋律应该编配I级和弦,由于处于歌曲的结尾,可以在此处运用终止四六和弦,形成IV—K—V7—I的完全终止形式(见谱例1-31)。如歌曲《春天来了》,第一乐句在属和弦上结束,这是半终止的用法。第二乐句从终止四六和弦到属七和弦再解决到主和弦,这是完全终止的用法,也表示了歌曲的结束(见谱例1-32)。又如中国台湾校园歌曲《清晨》,在结尾段落也可运用终止四六和弦来结束全曲(见谱例1-33)。第一节和声小调的正三和弦与属七和弦一、和声小调正三和弦的基本语汇与自然大调相同,在和声小调的主音、下属音和属音上分别构成三和弦,就形成了和声小调的正三和弦。在属和弦上加七音构成属七和弦。以a和声小调为例(见谱例2-2):和声小调的主和弦与下属和弦都是小三和弦,而属和弦由于三音升高半音成为大三和弦,就能构成与大调的属七和弦性质一样的小调属七和弦。大调中的和声语汇同样也能运用到小调中。和声小调的基本语汇如下。正格进行t—D—t(i—V—i)变格进行t—s—t(i—iv—i)完全进行t—s—D—t(i—iv—V—i)知识点和声小调的正三和弦与属七和弦与大调的和弦连接方式相同,和声小调的正三和弦也应采用就近原则进行连接。二、正三和弦的键盘和声连接三、和声小调正三和弦与属七和弦的键盘和声连接与大调相同,小调的属七和弦也可以替换属三和弦来使用。每个调也有原位、第一转位和第二转位3种不同的位置。左手可采用和弦的根音进行和弦连接。第二节和声小调歌曲的编配在为和声小调歌曲编配和声时,会有以下几种情况:(1)观察歌曲的旋律,如旋律中的VII级音皆为升高半音的导七音,可判断其为和声小调,并采用大三和弦性质的属和弦进行编配。知识点和声小调歌曲的编配(2)歌曲为和声小调时,为统一前后音响效果,达到调性的和谐,无论旋律中是否出现导七音,编配属和弦之处都应采用大三和弦性质的V级。又如歌曲《歌声与微笑》,歌曲B段(见谱例2-7中的第7小节)虽然没有出现升VII级音,但因谱例第14小节中出现了升VII级音,根据和声内涵,此处编配大三和弦性质的属和弦。(3)小调歌曲旋律中没有VII级音出现,此时应根据音响效果的听辨以及和声内涵确定其调式。第三节自然小调一、基本和声语汇自然小调音阶中的VII级音是还原的,因此在自然小调中,主和弦i级、下属和弦iv级以及属和弦v级都是小三和弦。以a自然小调为例(见谱例2-11):由于属和弦也是小三和弦,因此自然小调没有属七和弦。在和声进行时,属和弦(d)可以进行到主和弦(t),也可以进行到下属和弦(s),形成特殊的反功能进行。正格进行t—D—t(i—V—i)变格进行t—s—t(i—iv—i)完全进行t—s—D—t(i—iv—V—i)特殊反功能进行:t—d—s—t(i—v—iv—i)知识点自然小调二、自然小调和声技法运用如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歌曲的开始句以自然小调的正格进行(t—d—t)(见谱例2-13)。(一)自然小调多用于一些民族化旋律的中国原创歌曲中此曲的结束句两次运用了自然小调的完全进行(t—s—d—t)(见谱例2-14)。又如歌曲《游子吟》,第1至第4小节是自然小调的完全进行(t—s—d—t),第9至第10小节和第11至第12小节连续两次运用了自然小调特殊允许的反功能进行(d—s),第17至第20小节是自然小调的变格进行(t—s—t)(见谱例2-15)。以下两首歌曲都是中国台湾音乐人以民谣风格写成的,采用了自然小调式(见谱例2-16、谱例2-17)。(二)自然小调常用于中国港台地区民谣式的歌曲中第四节旋律小调一、基本和声语汇旋律小调在小调式中情况最为复杂,它的上行音阶与下行音阶是不同的。上行音阶在和声小调的基础上又升高了第VI级音,因此旋律小调的IV级下属和弦会出现大三和弦的结构。以a旋律小调为例(见谱例2-20):正格进行t—D—t(i—V—i)变格进行t—s—t(i—iv—i)完全进行t—s—D—t(i—iv—V—i)知识点旋律小调旋律小调的基本和声语汇如下(见谱例2-21)。二、旋律小调歌曲和声运用技法(1)一般情况下,旋律小调中出现的升VI级音往往不在节拍的重音上,而是作为旋律的经过音出现。在编配和声时,可以参照和声小调的和声处理手法来编配(见谱例2-22)。谱例2-23中第3小节旋律上行出现升VI、升VII级音,用属七和弦。(2)旋律中出现的升VI级,有时是在节拍的重音上或歌曲旋律的重要位置。在编配和声时,应为它配上旋律小调的IV级大三和弦。又如俄罗斯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旋律中升VI级与升VII级音有两种处理方法:既可配置一个属和弦,也可分别配上大IV级和大V级(见谱例2-25)。(3)旋律小调下行时还原了VI级和VII级音,在和声配置时可运用自然小调的和声技法来处理。因此,在一些旋律小调的歌曲中会出现v级小三和弦与V级大三和弦交替使用的情况。第一节和弦式伴奏织体和弦式伴奏织体是将和弦各声部的音同时整齐地弹奏的伴奏形式。我们在前面两章中为歌曲编配和声时,在谱例中就运用了和弦式伴奏织体作为左手的和声伴奏,为旋律配置和声。知识点和弦式伴奏织体一、和弦式伴奏织体在乐曲中的运用车尔尼钢琴练习曲中有较多采用和弦式织体作为左手音型的例子,如《车尔尼作品599》中第44首练习曲(见谱例3-1)。如《贝多芬f小调奏鸣曲Op.2》第一乐章(见谱例3-2),乐曲开始左手进入时运用了和弦式织体。和弦时值为四分音符,表现出一种极富推动力的节奏。演奏时,左手的和弦应该弹得干净、果断些。再如《肖邦前奏曲Op.28》第4首,乐曲为稍慢的广板,全曲采用均匀的和弦式伴奏织体,营造了凄凉的背景(见谱例3-3)。二、和弦式伴奏织体在即兴伴奏中的运用和弦式伴奏织体常用于进行曲风格、节奏感较强或充满豪情的音乐形象的伴奏中。运用和弦式伴奏织体为此类歌曲伴奏时,弹奏要整齐、有力,表现出坚定、厚实的音响效果。(一)和弦式伴奏织体在进行曲风格歌曲中的运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采用大调写成,编配以正三和弦与属七和弦,左手采用和弦式伴奏织体,采用一拍一个和弦的方式,表现了铿锵有力、精神饱满的进行曲风格。左手在弹奏时仍需注意尽量采用和弦连接的就近原则,避免上下跳动造成音响效果不均衡(见谱例3-4)。《红色娘子军连歌》是一段用小调写成的进行曲旋律,也可采用和弦式伴奏织体。由于此曲的和声节奏变化较快,多处采用一拍更换一个和弦的伴奏形式(见谱例3-5)。许多安静、祥和的抒情风格歌曲也常常可以用和弦式伴奏织体来配弹。此类歌曲左手的和弦在演奏时应尽量轻柔些,不能像进行曲那样铿锵有力,否则会破坏乐曲安静的气氛。左手的和声节奏则应宽松些,不宜每拍都弹奏。(二)和弦式伴奏织体在抒情风格歌曲中的运用《平安夜》是一首经典的歌曲,用和弦式伴奏织体来配弹最能表现出平静的、祥和的气氛(见谱例3-6)。在现代通俗音乐中,钢琴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伴奏乐器。和弦式伴奏织体也是现代通俗歌曲中常用的伴奏手法之一。在一些中速的、略带节奏感的歌曲中,常常以和弦式伴奏织体作为歌曲的伴奏。(三)和弦式伴奏织体在现代通俗歌曲中的运用弹奏此类歌曲时,左手和弦既不能像弹奏进行曲那样结实、厚重,也不能像演奏优美、抒情的歌曲那样过于轻柔,应该力度适中,弹奏出较为明亮的音色及轻盈的感觉,通常也是一拍演奏一个和弦。三、和弦式伴奏织体的常用变化音型和弦式伴奏织体可以通过节奏和形态的改变,形成更多的变化形式。拍常见节奏音型有以下变化形式(见谱例3-9):24—拍常见节奏音型有以下变化形式(见谱例3-10):34—拍常见节奏音型有以下变化形式(见谱例3-11):44—第二节分解和弦式伴奏织体一、分解和弦式伴奏织体的基本形式分解和弦式伴奏织体是在和弦式伴奏织体的基础上,和弦中的音依次出现的伴奏形式。以C大调为例,I—IV—V—I的进行如谱例3-14所示。属七和弦由4个音构成,其分解和弦式伴奏织体形式如谱例3-15所示。如果歌曲节拍是三拍子,分解和弦式伴奏织体形式如谱例3-16所示,或采用谱例3-17的形式。如果歌曲是复合拍子,如拍或拍,可以将二拍子或三拍子的伴奏形式在一个小节内重复进行一次。分解和弦式织体也是一种常用的音型。在车尔尼钢琴练习曲中大量运用了这种织体,如《车尔尼作品599》第20首(见谱例3-18)。其实,早在莫扎特的时代,这种织体就被广泛应用。如《莫扎特C大调奏鸣曲K545》第一乐章的快板乐章(见谱例3-19)和第二乐章的慢板乐章(见谱例3-20)都用了分解和弦式织体。可见,分解和弦式织体以不同的速度和不同的方法演奏可以得到不同的音响效果。演奏速度较快,能表现出明快、活跃的情绪;演奏速度较慢、触键柔和,则能表现出优美、抒情的感觉。二、分解和弦式织体在即兴伴奏中的运用第一章中我们为《闪烁的小星星》编配了和声,这是一首选用分解和弦式伴奏织体作为左手伴奏音型的典型例子。演奏此曲时,为表现小星星闪烁的形象,伴奏不宜在较低的音区弹奏,可选择偏高一些的音区。在编配过程中还应注意,分解和弦式伴奏织体是一种流动性较强的织体,没有终止感。它只适用于乐曲的行进过程中,不能作为乐曲的结尾。因此,可以采用和弦式伴奏织体作为乐曲的结束(见谱例3-22)。英格兰民歌《往事难忘》也是一首运用分解和弦式伴奏织体的典型例子(见谱例3-23)。同样,因分解和弦式伴奏织体不能作为乐曲的结尾,因此此曲左手在结尾处以调式的主音作为结束音来结束全曲,既简单又明确。这也是常用的一种结尾方式。美国电影《毕业生》中的主题曲《寂静之声》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见谱例3-24)。歌曲从前奏到曲中都运用了分解和弦式织体作为伴奏音型,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三、分解和弦式伴奏织体的常用变化音型下面以G大调主和弦为例,列出分解和弦式伴奏织体的常用变化音型。拍常见节奏音型有以下变化形式(见谱例3-25):24—拍常见节奏音型有以下变化形式(见谱例3-26):34—拍常见节奏音型有以下变化形式(见谱例3-27):44—第三节半分解和弦式伴奏织体一、半分解和弦式伴奏织体的基本形式半分解和弦式伴奏织体是将和弦的低音独立出来弹奏,和弦中的其他音一并弹奏的伴奏织体形式。C大调I—IV—V7—I和a和声小调i—iv—V7—i的进行分别可以这样弹奏(见谱例3-30):二、半分解和弦式伴奏织体在乐曲中的运用半分解和弦式伴奏织体也是一种常用的音型,在车尔尼练习曲中被广泛运用,如《车尔尼作品599》第22首(见谱例3-31)。《莫扎特奏鸣曲K331》第三乐章又被称为《土耳其进行曲》,乐曲中大量运用了半分解和弦式伴奏织体。谱例3-32、谱例3-33为乐曲中的两个段落。三、半分解和弦式伴奏织体在即兴伴奏中的运用半分解和弦式伴奏织体音响效果较为流动、活跃,适用于节奏较快,情绪欢快、活泼的歌曲。如歌曲《苏珊娜》采用半分解和弦式伴奏织体表现了欢快的情绪(见谱例3-34)。歌曲第7小节和第15小节都在一个小节中分别用了两个和弦,因此左手一拍更换一个和弦,和弦的低音在每拍的强位置上出现。歌曲《娃哈哈》是一首以小调写成的欢快的儿童歌曲,适合运用半分解和弦式织体来伴奏(见谱例3-35)。值得注意的是,半分解和弦式织体与分解和弦式织体一样没有终止感,因此可以在歌曲的结尾更换左手伴奏的织体,以和弦式织体结束全曲,且节奏与旋律同步,更增添了欢乐的气氛。四、半分解和弦式伴奏织体的常用变化音型下面以F大调主和弦为例,列出半分解和弦式伴奏织体的常用变化音型。拍常见节奏音型有以下变化形式(见谱例3-36):24—拍常见节奏音型有以下变化形式(见谱例3-37):34—拍常见节奏音型有以下变化形式(见谱例3-38):44—第一节带低音和弦式伴奏织体一、带低音和弦式伴奏织体的基本形式带低音和弦式伴奏织体是在单层次和弦式伴奏织体的下方增加一个和弦音的重复音作为低声部,一般用和弦的根音作为低音声部。因为根音能够有力地支持和声,使音响显得浑厚,更具层次感。知识点带低音和弦式伴奏织体以C大调为例,I—IV—V7—I的进行可以有以下3种弹奏方法(见谱例4-1):从以上谱例中可以看出,左手的低音声部都是相同的,只是和声声部采用了不同的位置。在即兴伴奏中采用带低音和弦式伴奏织体要注意以下3点:低音声部不宜过高,一般不要超过中央C。和声声部音区适中,一般在中央C上下五六个音的范围里。不同和弦的和声声部要采用和弦连接的就近原则。010203小调带低音和弦式伴奏织体如谱例4-2所示。在即兴伴奏中,一定要根据旋律的高低及所弹奏的调性在键盘上选择适当的左手伴奏位置。以下两种弹奏方法都会造成不均衡的演奏效果。(1)左手伴奏部分忽上忽下,没有就近连接,造成音响效果混乱(见谱例4-3)。(2)左手伴奏声部的音过高,显得较为单薄(见谱例4-4)。带低音和弦式伴奏织体在圆舞曲风格的乐曲中应用非常广泛,如肖邦的圆舞曲几乎每首都用带低音和弦式伴奏织体写成(见谱例4-5)。圆舞曲左手的低音声部较为自由,但和声声部始终保持在同一个音区内。二、带低音和弦式伴奏织体在乐曲中的运用从谱例4-5中可见,左手伴奏的和声声部始终在同一个音域范围内,且采用了就近连接的原则,使得音响效果非常平衡、均匀。除了三拍子的圆舞曲,四拍子的乐曲中也常使用这种织体,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少女的祈祷》(见谱例4-6)。许多圆舞曲风格的歌曲通常可以采用带低音和弦式伴奏织体来配弹。如《雪绒花》是一首抒情的三拍子歌曲,演奏时,左手应稍稍轻柔些(见谱例4-7)。三、带低音和弦式伴奏织体在即兴伴奏中的运用(一)用于三拍子圆舞曲风格的歌曲中不仅抒情的三拍子歌曲可以运用带低音和弦式伴奏织体,有些速度较快、情绪欢快的三拍子歌曲也可运用这种织体来演奏(见谱例4-8)。演奏时,左手应弹奏出轻快、活跃的感觉。值得注意的是,《小杜鹃》不同于大多数乐曲,是以V级属和弦开始的,而非通常的以I级主和弦开始。这是因为乐曲第1小节的旋律是由V级属和弦的和弦音构成的。在段落结尾的3小节(第14至第16小节)可以用K—V7—I来结束全曲。带低音和弦式伴奏织体还常常用于进行曲式或颂歌类的二拍子和四拍子的歌曲。演奏此类歌曲时,左手低音可以加强为八度来增加力度,并且应弹奏出明亮的音色,触键有力(见谱例4-9)。(二)用于进行曲风格的歌曲中下面以C大调主和弦为例,列出带低音和弦式伴奏织体的常用变化音型。拍常见节奏音型有以下变化形式(见谱例4-10):24—四、带低音和弦式伴奏织体的常用变化音型拍常见节奏音型有以下变化形式(见谱例4-11):34—拍常见节奏音型有以下变化形式(见谱例4-12):44—第二节带低音分解和弦式伴奏织体一、带低音分解和弦式伴奏织体的基本形式带低音分解和弦式伴奏织体是将和弦中的音按不同顺序依次弹奏,且音域范围超过一个八度的伴奏音型。在演奏时,应该连贯、流畅,若加上延音踏板,效果会更好。44—以C大调为例,I—IV—V7—I的进行在拍与拍中如谱例4-15所示。34—知识点带低音分解和弦式伴奏织体从谱例4-15中可以看出,每小节的左手第一个音为伴奏的低音声部,一般采用和弦的根音;小节中其余的音为伴奏的和声声部,由和弦音分解而成。和声声部应尽量保持在同一音域内。a和声小调i—iv—V7—i的带低音分解和弦式伴奏织体可以如谱例4-16所示演奏。带低音分解和弦式织体是一种很常用的织体形式,一般用于抒情性较强的乐曲中。如圣-桑的《天鹅》,全曲左手贯穿运用了带低音分解和弦式织体,并通过优美而带有忧伤的旋律展现了天鹅优雅、高贵地游于水中的姿态(见谱例4-17)。二、带低音分解和弦式伴奏织体在古典乐曲中的运用又如《肖邦g小调叙事曲》,乐曲中段抒情的旋律也采用了带低音分解和弦式织体作为左手的伴奏声部(见谱例4-18)。三、带低音分解和弦式伴奏织体在即兴伴奏中的运用带低音分解和弦式伴奏织体多用于旋律优美、流畅的抒情歌曲中。如《故乡的亲人》是一首拍的旋律抒情、优美的歌曲,非常适合采用带低音分解和弦式织体进行编配(见谱例4-19)。44—《白桦林》是一首小调写成的拍的抒情歌曲,同样也可以采用带低音分解和弦式织体进行编配(见谱例4-20)。34—在拍的抒情歌曲中,也常常运用带低音分解和弦式织体进行编配。以《爱在深秋》为例(见谱例4-21):68—四、带低音分解和弦式伴奏织体的常用变化音型下面以C大调主和弦为例,列出带低音分解和弦式伴奏织体的常用变化音型。拍常见节奏音型有以下变化形式(见谱例4-22):24—拍常见节奏音型有以下变化形式(见谱例4-23):34—拍常见节奏音型有以下变化形式(见谱例4-24):44—知识点和弦式伴奏织体在为歌曲即兴编配时,有时歌曲的和声节奏变化较慢,出现连续多个小节编配同一个和声的情况,此时可以选用流动低音织体来进行配弹。第三节流动低音伴奏织体《在森林和原野》是一首欢快的拍大调歌曲(见谱例4-27),连续4个小节的旋律都是由I级主和弦的和弦音构成的,没有任何和弦外音,因此4小节都应编配I级主和弦。24—又如拍的歌曲《小白船》(见谱例4-28),是一首速度稍慢的抒情歌曲,也有同样的情况。歌曲旋律中虽然有个别的和弦外音,但整体框架都应该是I级主和弦。34—有些歌曲中,同一和弦甚至可以长达七八个小节。如南斯拉夫电影《桥》插曲《啊!朋友》,歌曲开始部分的连续8个小节都运用了小调的i级主和弦(见谱例4-29)。流动低音伴奏织体是指伴奏的低音声部在和弦音之间有规律地交替使用。低音在不断变化,使得和声在不断进行和流动,因此听起来非常活跃。以C大调为例,流动低音伴奏织体的基本形式如谱例4-30所示。一、流动低音伴奏织体的基本形式以a小调为例,流动低音伴奏织体可以按谱例4-31弹奏。李斯特的钢琴曲集《匈牙利狂想曲》共19首,多处采用了流动低音织体作为左手的演奏音型。如《匈牙利狂想曲》第6首(见谱例4-32),此段采用流动低音织体,极富速度感,展现了豪放、乐观、热情的匈牙利民族性格。二、流动低音伴奏织体在乐曲中的运用又如韦伯的古典钢琴曲《邀舞》(见谱例4-33),采用圆舞曲节奏,中段大量运用了流动低音织体,使得音乐形象生动,饶有风趣。流动低音伴奏织体在歌曲的配弹中应用极其广泛。尤其是在一些节奏欢快的歌曲中,流动低音伴奏织体是一种常用的且非常重要的织体。三、流动低音伴奏织体的应用实例(一)在二拍子或四拍子欢快节奏歌曲中的运用歌曲《啊!朋友》也是一首节奏明快的小调歌曲,运用流动低音伴奏织体配弹是非常合适的(见谱例4-35)。歌曲的前6小节都是i级主和弦,如果没有流动低音织体,就会显得十分单调、乏味。除了二拍子和四拍子风格欢快的歌曲外,流动低音伴奏织体在许多三拍子圆舞曲节奏的乐曲中也常常被运用。如《杜鹃圆舞曲》是一首以大调写成的气氛欢快的圆舞曲(见谱例4-36)。乐曲的旋律虽然明快,但和声的节奏变化较慢,因此可采用流动低音伴奏织体。(二)在三拍子圆舞曲风格歌曲中的运用又如《多瑙河之波》是一首以和声小调写成的抒情圆舞曲,同样也可采用流动低音伴奏织体(见谱例4-37)。第一节大调副三和弦ii级的运用技法一、大调ii级和弦的常用和声语汇(一)ii级在和声进行中直接代替IV级和弦(1)ii—v(原IV—V和声进行中,ii级代替IV级)。(2)I—ii—V—I(原I—IV—V—I进行中,ii级代替IV级)。(3)ii—K—V7—I(原终止式IV—K—V7—I进行中,ii级代替IV级)。6464(二)ii级用于IV级和弦之后,作为IV级和弦的替换和弦ii级与IV级和弦交替使用,起到色彩上的变化作用。(1)IV—ii—V(ii级替换IV级,再进行到V级属和弦)。(2)I—IV—ii—V—I(在I—IV—V—I和声进行中插入ii级和弦)。(3)IV—ii—K—V7—I(在IV—K—V7—I和声终止式中插入ii级和弦)。6464ii级和弦与正三和弦连接,一般可形成以下一些和声语汇(见谱例5-2)。二、大调ii级和弦的应用实例在用ii级和弦为歌曲即兴伴奏时,有以下几种情况:(1)歌曲中出现由ii级和弦音组成的旋律,暗示了此处ii级和弦的编配。又如《长江之歌》,旋律中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见谱例5-4)。(2)ii级和弦替换IV级和弦。在歌曲中常常会出现前后重复的相近旋律,如果编配的和声也相同,就会有单调、重复的感觉。(3)ii级和弦可紧跟在IV级和弦后面,作为IV级的替换和弦。谱例5-7、谱例5-8都是ii级替换IV级的例子。(4)ii级和弦直接取代IV级和弦,进入V级和弦。(5)ii级用于终止式,形成ii—K—V7—I的和声语汇,用于歌曲结尾。64大调的vi级和弦与正三和弦中的V级和弦没有共同音。vi级和弦与IV级下属和弦有两个共同音,分别是IV级和弦的三音和五音;vi级和弦与I级主和弦也有两个共同音,分别是I级主和弦的根音与三音。第二节大调副三和弦vi级的运用技法一、大调vi级和弦的常用和声语汇知识点大调副三和弦vi级的运用技法常用的和声语汇有以下几种:(1)I—vi—IV(vi级作为I级与IV级之间的桥梁,起到过渡作用)。(2)vi—ii—V—I(由I—IV—V—I而来,vi级代替I级,ii级代替IV级)。(3)I—vi—IV—ii—V(在I级、IV级正三和弦后面分别用副三和弦vi级、ii级替换来丰富和声色彩)。(4)I—vi—V—I(vi级替换I级直接与属和弦连接)。(5)ii—vi(ii级和vi级代替正三和弦IV—I的和声连接进行)。(6)V—vi(在V—I的进行中,vi级代替I级主和弦,形成阻碍进行,这是一种特殊的终止形式)。(7)vi—K—V7—I(直接连接K,用于完全终止)。64大调vi级和弦在即兴伴奏中有以下一些用法:(1)歌曲旋律中出现由vi级和弦音组成的旋律,此时可采用vi级和弦来编配(见谱例5-15、谱例5-16)。二、大调vi级和弦的应用实例(2)充当I级和IV级之间的桥梁,起过渡作用。(3)vi级和弦作为I级主和弦的替换,以增加和声的色彩变化。①歌曲中连续出现两个相近的旋律或动机时,vi级和弦可紧跟在I级主和弦后面替换它使用。②歌曲中,前一乐句用正三和弦编配,后一乐句可用vi级和弦代替前一乐句中编配I级和弦之处(见谱例5-22)。(4)vi级和弦另一个重要的作用是用于“阻碍终止”。V—I的和声进行是一个完全的终止。当旋律要进入终止又暂时不能终止时,可用vi级代替I级,形成V—vi的阻碍进行。之后,再用完全终止来结束歌曲。第三节大调副三和弦iii级的运用技法一、大调iii级和弦的常用和声语汇大调iii级和弦也是一个双重功能和弦。它与I级主和弦有两个共同音,是I级和弦的三音和五音。它与V级属和弦也有两个共同音,是V级和弦的根音和三音。因此,iii级和弦既属于主功能组,又属于属功能组。知识点大调副三和弦iii级的运用技法常用的和声语汇有以下几种:(1)I—iii—IV(作为主功能和弦,替换I级与IV级相连)。(2)I—vi—iii—IV(具有主功能性质,与IV级相连)。(3)I—iii—ii(iii级可进入具有下属功能的副三和弦ii级)。(4)I—iii—vi(iii级和vi级都作为I级和弦的替换并连续使用,使和声色彩丰富)。(5)V—iii—IV(iii级作为属功能和弦替换V级,因而可以进入IV级和弦。否则,V—IV是一个反功能进行)。(6)V—iii—vi(替换属和弦与另一个副三和弦vi级相连)。(7)I—V—vi—iii(iii级作为属功能和弦,vi级作为主功能和弦分别替换I级和V级和弦使用)。(8)I—vi—ii—iii(可看作由I—I—IV—V和声连接而来,分别用vi、ii、iii3个副三和弦代替I、IV、V3个正三和弦)。二、大调iii级和弦的应用实例(1)歌曲中出现iii级和弦音组成的旋律,此时可为此处编配iii级和弦。(2)歌曲旋律停留在大调的导音上,之后紧接IV级和弦,此时选择用iii—IV,如谱例5-29、谱例5-30所示(导音处不能配置V级和弦,以免形成反功能)。(3)iii级和弦作为I级和弦的替换和弦,跟在I级和弦之后使用,此时iii级和弦具有主功能性质(见谱例5-31、谱例5-32)。(4)iii级和弦作为V级和弦的替换和弦,跟在V级和弦后使用,此时iii级和弦具有属功能性质(见谱例5-33、谱例5-34)。第四节小调副三和弦Ⅵ级和弦的运用技法一、小调VI级和弦的常用和声语汇自然小调与和声小调的VI级和弦都是色彩明亮的大三和弦,在歌曲中经常被使用。它也是一个具有双重功能的和弦。小调VI级与i级主和弦有两个共同音,分别是i级和弦的根音和三音。知识点小调副三和弦VI级和弦的运用技法常用的和声语汇有以下几种:(1)i—VI—iv(作为i级与iv级之间的桥梁,起到过渡作用)。(2)VI—iv—V—i(由i—iv—V—i而来,可看作VI级代替i级)。(3)i—VI—V—i(替换i级直接与属和弦连接)。(4)iv—VI—V—i(替换iv级和弦与属和弦连接)。(5)V—VI(以VI级代替i级主和弦,形成阻碍进行)。(6)VI—K—V7—I(直接连接K,用于完全终止)。6464二、小调VI级和弦的应用实例(1)小调VI级和弦作为i级主和弦的替换和弦使用(见谱例5-39)。《偿还》是一首以和声小调为旋律的歌曲,左手伴奏织体采用了探戈的节奏音型(见谱例5-40)。(2)小调VI级作为i级主和弦与iv级下属和弦之间的过渡和弦,起到桥梁的作用(见谱例5-41、谱例5-42)。(3)小调VI级和弦用于属和弦之后,形成阻碍进行(见谱例5-43)。(4)小调VI级和弦与属和弦相连,或直接与属七和弦连接,用于完全终止(见谱例5-44、谱例5-45)。(5)小调VI级和弦与终止四六和弦相连,用于终止式中(见谱例5-46)。第一节平行大小调交替一、平行大小调交替的和声概念有时一首大调歌曲可以向它的平行小调借用属和弦,这样就会出现大调里没有的变化音。同样,一首小调歌曲可以向它的平行大调借用属和弦,这样也会出现小调里没有的变化音。这种和声处理手法就是平行大小调交替。知识点大调副三和弦vi级的运用技法在为平行大小调交替的歌曲标记和弦时,用音级标记法必须标明调性,否则会导致大小调混淆;也可以在音符上方用英文字母标记法标记。二、歌曲中平行小—大调交替(1)歌曲以小调开始,在乐句中通过平行大小调的共同和弦进入大调,再通过共同和弦回到小调。如《红莓花儿开》,歌曲以小调开始,第3小节通过共同和弦转入大调,第7小节再通过共同和弦转回小调(见谱例6-1)。又如歌曲《小路》,以小调开始,第4小节通过共同和弦转入大调,第8小节再通过共同和弦转回小调(见谱例6-2)。(2)乐句之间作小调与大调式的对比。如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第1至第4小节与第5至第7小节分别为小调与其平行大调的I—IV—V7—I进行(见谱例6-3)。同样,在歌曲《春天里的花园花儿多美丽》中,也出现了a小调与其平行大调C大调交替出现的情况(见谱例6-4)。(1)歌曲的段落与段落之间作大调与小调的对比。如《她的微笑又出现》,歌曲很明显是A—B—A的三段式曲式结构,A段由G大调写成,B段转入平行小调e小调,第三段再转回G大调(见谱例6-5)。三、歌曲中的平行大—小调交替(2)歌曲以大调为主,中间用小调作为过渡句或转折句,再回到大调结束,以增加调式色彩上的对比,如《亲密爱人》(见谱例6-6)。(3)歌曲以大调开始和结束,中间一直在大调与小调之间游离。如歌曲《十年》就是一首典型的大小调交替的歌曲(见谱例6-7)。歌曲的旋律与和声一直游离在大调与小调之间。第二节大调的重属和弦属七和弦进行到主和弦是和声进行的核心语汇,将这个核心语汇延伸到调式的其他音级上或其他调式上,就形成临时的主和弦与临时的属和弦。这样会使歌曲旋律有离调或转调的感觉。知识点大调的重属和弦以C大调为例,可以形成以下一些副属和弦(见谱例6-12)。一、大调重属和弦的构成在副属和弦中最常见也最常用的就是向属调借用属和弦,通常称之为重属和弦,表示属和弦的属和弦,标记为DD和弦。调式内任何和弦都可以进行到重属和弦,而重属和弦一般都应解决到属和弦。由于重属和弦是在调式ii级和弦的基础上升高了三音,因此,它比ii级和弦进行到属和弦的倾向性更为强烈。二、大调重属和弦的常用和声语汇(1)T—DD(7)—D。(2)S—DD(7)—D。(3)ii—DD(7)—D。(4)vi—DD(7)—D。(5)ii—DD(7)—K—D。(6)T—S—ii—DD(7)—D7—T。64常用的和声语汇有以下几种:(1)歌曲中许多ii—V的进行可用重属和弦替换成ii—DD—V。由于DD和弦与ii级和弦有两个共同音,因此DD和弦在伴奏中最重要的一个用法就是,替换ii级和弦进入V级属和弦(见谱例6-15、谱例6-16)。三、大调重属和弦的应用实例(2)歌曲旋律中出现升IV级音,因而出现了属调的因素,暗示了DD和弦的使用(见谱例6-17至谱例6-19)。(3)DD和弦用于I级主和弦与V级属和弦之间(见谱例6-20、谱例6-21)。(4)DD和弦用于IV级下属和弦与V级属和弦之间(见谱例6-22、谱例6-23)。(5)DD和弦用于vi级和弦与V级属和弦之间(见谱例6-24、谱例6-25)。第三节大调副属和弦SD7一、大调SD7和弦的构成大调的SD7和弦是以本调的下属和弦IV级为临时主和弦,借用其属七和弦,构成IV级和弦的临时属七和弦V7/IV,可标记为SD7,形成短暂的向下属调的离调。知识点大调副属和弦SD7由谱例6-29可见,SD7和弦的实际构成和弦音为I级主音上建立的大小七和弦。SD7和弦在键盘上的位置就是在大调的I级大三和弦基础上再加一个小七度,构成了属七和弦的音响,加强了不协和的七和弦要求解决的倾向,并具有了某种向下属调性离调的意味,从而反映了近关系调性互相渗透的结果。二、SD7和弦的特点与常用和声进行(1)SD7和弦用于I级与IV级之间,起到了桥梁作用,丰富了和声色彩(见谱例6-30、谱例6-31)。三、大调SD7和弦的应用实例(2)SD7和弦用于乐句之间的连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见谱例6-32、谱例6-33)。第四节小调的重属和弦一、小调重属和弦的构成小调重属和弦与大调重属和弦性质相同,也是属和弦的临时属和弦,标记为DD和弦,七和弦标记为DD7和弦。知识点小调的重属和弦由谱例6-37可见,小调的重属和弦也是在调式第二级音上构成的属和弦或属七和弦。二、小调重属和弦的常用和声语汇小调重属和弦通常也进行并解决到属和弦。其常用和声语汇一般有以下几种(见谱例6-38):t—DD(7)—Ds—DD(7)—DVI—DD(7)—D123三、小调重属和弦的应用实例(1)小调DD和弦用于主和弦与属和弦之间,形成t—DD(7)—D的和声语汇(见谱例6-39)。(2)小调DD和弦用于下属和弦与属和弦之间,形成s—DD(7)—D的和声语汇(见谱例6-40、谱例6-41)。(3)小调DD和弦用于小调副三和弦VI级与属和弦之间,形成VI—DD(7)—D的和声语汇(见谱例6-42)。第五节同主音大小调交替一、歌曲的段落之间为同主音大小调转换歌曲由几个乐段组成,乐段之间为同主音大小调转换。有时可以在调式的主和弦上开始并结束,无须过渡和弦直接转入下一段落的同主音调式中。知识点同主音大小调交替如歌曲《西班牙女郎》(见谱例6-45),前奏(第1至第20小节)以F大调开始歌曲的A段(第21至第56小节)为f小调B段(第56至第89小节)转回F大调。又如歌曲《爱》(见谱例6-46),第一段由g小调主和弦开始,第15小节结束在g小调属和弦上。同时它也是同主音大调G大调的属和弦,所以第16小节通过共同和弦D属七和弦进入歌曲第二段,转为G大调。第31、第32小节为两个同主音大小调的主和弦对置,通过从大三和弦变为小三和弦再次进入g小调。二、歌曲的段落内部作同主音大小调的对比这一类同主音大小调转换的歌曲是指在一首歌曲中乐句之间进行同主音大小调的转换。如意大利歌曲《重归苏莲托》(见谱例6-47),前奏中第一乐句(第1至第4小节)为E大调,第二乐句(第5至第8小节)为e小调。第8、第9小节以e小调主和弦自然地进入歌曲的正歌部分。在第16、第17小节,通过e小调和E大调的共同属和弦直接解决到E大调主和弦,进入E大调。第29小节又运用E大调的一个变和弦(实为e小调的VI级和弦)转到了e小调。在第32、第33小节,歌曲通过同主音大小调的共同属和弦直接解决到大调主和弦,回到了大调。在第38小节,歌曲又重新回到e小调上,并在第41小节以e小调主和弦结束全曲。再如歌曲《天黑黑》(见谱例6-48),整首歌曲以降A大调开始在第一段第9至第13小节用了一段台湾民谣《天黑黑》的旋律,此句为降A大调的平行小调降a小调。第15小节也是通过同主音大小调的共同属和弦解决到大调主和弦进入歌曲高潮部分,又回到了降A大调。第一节中国民族调式概述一、民族五声调式的概念与欧洲大小调七声调式不同,中国的民族调式为五声调式,由宫、商、角、徵、羽5个调式音组成,这5个音为调式的骨干音(见谱例7-1)。知识点中国民族调式概述(1)中国民族五声调式音阶中没有小二度音程,角音到徵音以及羽音到宫音之间的小三度进行,在五声调式中被认作级进进行。(2)民族五声调式的中心音,其稳定性不像欧洲大小调中的主音那样被强调,具有不确定的特点,任何一个五声骨干音都有可能成为调式中心音。(3)五声调式中的骨干音构成的和弦为五声调式的骨干和弦。二、民族五声调式的特点三、民族五声调式的色彩•宫调式:主音为宫音,调式中含有大三度、大六度,属于大调的色彩。•商调式:主音为商音,调式中含有小三度、小小七度,偏向小调的色彩。•角调式:主音为角音,调式中含有小三度、小六度和小七度,偏向小调的色彩。•徵调式:主音为徵音,调式中含有大六度,偏向大调的色彩。•羽调式:主音为羽音,调式中含有小三度、小七度,属于小调的色彩。四、民族五声调式的和声处理手法(1)在民族调式风格的歌曲中,其和声进行需符合旋律发展的需要,不必像欧洲大小调的和声进行那样过分强调功能性,少用功能力度强烈的和声进行。(2)低声部应以五声音为骨干来编配和弦,尽量避免根音是偏音的和弦。(3)根据五声旋律的特点,有时可采用附加音和弦的手法。在原有的三和弦基础上附加一两个音。附加音不能是偏音,必须是正音,并且避免出现小二度音程。大三和弦一般加二度音及六度音(见谱例7-2)。小三和弦一般加四度音及七度音(此七度音不等同于大小调中七和弦的七音,不需要解决,见谱例7-3)。(4)也可以采用替换音的和弦手法,用三和弦的二度音或四度音代替和弦的三音,形成一个四五度叠置的和弦效果。还可以重复一个根音,形成外八度的和弦效果(见谱例7-4)。(5)在民族调式中,由于调式有时具有某种不确定性,调式的中心音具有游移的特点。因此在乐曲进行的过程中,和声进行相对比较自由,但在乐段终止的和声编配时,体现调式的特征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二节宫调式旋律的编配一、宫调式的特点宫调式以宫音为主音,以宫音上的三和弦为主和弦。由于宫调式的主音与大调的主音相同,在五声调式的5种调式中,宫调式最接近大调。知识点宫调式旋律的编配二、宫调式的和声处理手法(1)宫调式以五声为骨干音,I、ii、iii、V、vi5个和弦都比较重要,不必受到原来大小调中正、副三和弦的主次限制。(2)宫调式的IV级,因根音是偏音,容易与五声旋律的风格产生冲突,因而在编配和声时,旋律为羽音时,经常用ii级、vi级或加六音的主和弦代替IV级和弦。这样的效果更符合五声调式的风格特征。(3)大小调中的属七和弦在五声调式中也较少使用。因为它在五声调式中含有两个偏音,所以风格矛盾比较大。一般可以用属和弦加六音,或省略三音以邻音替代使用。(4)由于五声调式中的大二度和小七度音程可以不作为和弦外音,无须解决,所以宫调式中的ii7、iii7、vi7和弦都可以大量运用,效果较好。(5)宫调式的和声终止式可以用V—I的进行,属和弦的三音可以加以软化。第三节徵调式旋律的编配一、徵调式的特点中国民歌以及用民族调式创作的歌曲中,徵调式歌曲非常多。与宫调式、羽调式相比,徵调式更具有汉族民族调式色彩的特征。徵调式倾向于大调性质,其旋律骨干音与宫调式非常相近,和声配置也常常参照大调的和声手法。但在编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徵调式的特性,尤其是结尾的主和弦,不能与宫调式的主和弦相混淆。(1)歌曲的旋律结束在徵音上,和声与旋律在调式上应保持一致,结束和弦必须用徵调式的主和弦,即徵音上的和弦作为结束和弦。(2)徵调式的主和弦三音为偏音,因此常常可以省略或用邻音代替,也可以采用在大三和弦上加六音的形式,把徵调式的特点表现出来。(3)徵调式的下属和弦是宫和弦,因此要适当避免下属和弦进行到主和弦的直接进行或连续进行,以免造成徵音成为宫调式属音的感觉。(4)徵调式歌曲中,常常会出现较强的宫调式因素。这可以看作徵调式与宫调式的交替进行。宫调式的段落可按宫调式编配,再转入徵调式。(5)徵调式的属功能和弦有几种不同形式: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小七和弦和属七和弦。这4种用法都很有特点。其中徵调式的属七和弦含有3个五声骨干音,其三音为变徵音,编配效果在风格上与五声调式非常调和,因此最为常用,并能获得极佳的效果。羽调式的主音与小调的主音相同,且与自然小调的调式非常接近。它们的正三和弦在构造和用法上基本相同,特别是正三和弦的根音,都是五声调式的骨干音,因此羽调式与小调式有较多相通之处,属于小调性质。第四节羽调式旋律的编配一、羽调式的特点知识点羽调式旋律的编配(1)羽调式在和声语汇上与小调式非常相似,小调式的正三和弦基本语汇可以移用于羽调式的和声(见谱例7-16)。二、羽调式的和声处理手法(2)在自然小调中的属和弦一般是小三和弦或小七和弦。而羽调式中的二级音是偏音,因此终止式中的属功能和弦常常用邻音来代替五级音(见谱例7-17)。(3)民族调式中历来有运用变徵音的传统,因此羽调式的四级除了用小三和弦外,用下属大三和弦的效果也很好(见谱例7-18)。(4)有时为了加强终止感,可以将小三和弦的属和弦改用大三和弦的属和弦或属七和弦,但注意和弦音不能与旋律音相冲突(见谱例7-19)。
返回首页
X